打造高质量发展“四电”标杆 ——中铁建电气化局推进管理提升行动侧记

铁建头条 > 文章作者:孙秀芬 2021/11/09-11:07 阅读: loading...

打造高质量发展“四电”标杆

——中铁建电气化局推进管理提升行动侧记

孙秀芬


    本报记者  孙秀芬


    近日,中铁建电气化局凭借铁路“四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进入45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二,高速公路“四电”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行业第一的亮眼成绩单,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2020年,在全球疫情状态下,中铁建电气化局经营承揽实现历史性突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职工收入均实现稳步增长,以昂首阔步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十四五”开局起步,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上,中铁建电气化局紧扣“强大美好电气化局”的目标定位,清晰勾勒出实施路径,持续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管理提升、提质增效”,矢志改革勇攻坚,奋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书写“四电”新答卷。


    转换动能  优化产业结构 


    近日,中铁建电气化局喜中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四电”系统集成工程。该工程采取长期股权投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是集团公司首个独立运作的高速铁路投资项目,形成了独特的“土地开发+智慧城市+综合能源”商业模式,成为集团公司创新高铁投融资模式,实施生产经营与投资经营双轮驱动的范例。


    “十四五”以来,该集团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四电”产业体系、工业智能制造体系、新兴产业体系和投资经营体系等四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好设计、施工、工业制造、运营维护四大板块,使之互相呼应和联动,发挥全集团作战优势。根据市场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从2019年至今,该集团相继成立了运营公司、新型建筑公司、新兴产业事业部,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集团努力打破铁路依赖路径,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全力,目前城轨工程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支柱,发展形成了“6+1”产业体系,实现了设计咨询、科技研发、工程施工、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他们还设立了海外经营指挥部,成立了3个海外分公司,实现了由“走出去”到“住下来”的转变。


    为了发挥“四电”集成优势,该集团高度整合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专业,在郑西高铁将铁路“四电”融为一体,互联互通的高铁“四电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国产化;在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中,首创高速铁路系统集成到高速公路系统集成的“跨界创新”;在地铁领域,将系统集成首次成功应用于上海地铁13号线;在平遥智慧城市、温州智慧社区建设中,打造“片区开发+智慧城市+综合能源管理”新模式。在新兴产业领域,该集团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围绕“专精特新”做文章,逐步形成新的竞争增长点,特别是将智慧城市、5G、新能源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横向跨界,纵向拉伸,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苦练内功  提升管理质效


    今年1月至7月,中铁建电气化局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实现净利润3项主要指标均高于去年同期,集团公司创效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末,该集团资产负债率在铁建系统工程板块中最低,货币资金存量在铁建系统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有息负债为零、无亏损单位、无薪酬拖欠……这些傲人数据的背后,正是集团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经济运行质量、强化精益管理的结果。


    为提升创效能力,该集团积极探索管理模式改革,坚持“向设计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资本要效益”的管理策略。他们提出国外要对标德国西门子、国内对标华为、行业对标中铁电气化局和中国通号,以“事业五化”管理策略为抓手,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


    去年以来,该集团技术中心通过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成立了电气化实验室,与华东交大、铁五院等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铁五院共同成立四电BIM工程与智能应用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为了配强人才资源,近期该集团出台《集团公司特级、一级项目经理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技术专家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管理办法》,以制度为抓手,加强全集团公司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金牌”项目经理、技术专家,畅通技术干部成长通道,为企业发展留住人才。


该集团致力于从速度型到品质型的转变,坚持品质思维,把品质视如生命。在京雄、盐通、太焦等高铁闪亮登场的智能腕臂预配平台、吊弦自动化预配生产线、牵引变电所智能模块等,得到国铁集团和业主的高度赞誉;力求掌握标准话语权,占领行业制高点,积极参与制定中国标准,相继主编《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行业标准,参与国内首部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编写,从标准执行者变成标准制定者,并把高铁“四电”领域的中国技术、中国产品、中国标准逐步推向海外,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中铁建电气化局正在全力构建“创新优先、两侧改革、三链打造、四个循环、五型电气化局”的新发展格局,奋进在持续盈利和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上。


    创新驱动  打造核心竞争力


    8月20日,中铁建电气化局四公司参建的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该线是深圳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开通后,可以完全达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列车自动运行。同时,该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应用基于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大大缩短了运行间隔,保障运能有效提升,增加了运营灵活性。


    创新驱动,一直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该集团在资源战略上进行三分布局,即拿出三分之一的力量坚守优势,三分之一的力量跨界创新,三分之一的力量进行颠覆式创新,实现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加快在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运维、智能管理五个智能化方面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该集团参建开通的“最智能”高铁——京雄高铁,打造了智能高铁新标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盐通高铁,完善了我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国内首条提速改造高铁——成渝高铁,为高铁提速开创了先例、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标准;首条纵贯太行山高铁——太焦高铁,为晋豫经济交流和交通出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京沈高铁打通了“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最后一个断点。


    结合企业“十四五”规划和“三新”战略部署,中铁建电气化局还将坚持“四个面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在施工领域,加强高速铁路“四电”工程智能建造成套技术、600公里磁浮建造技术、川藏铁路建造技术;在智能领域,加快人工智能设备、装备,关键部件、控件,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勘测等软件研发;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新能源、智慧能源管理、碳中和、水处理等核心技术研发;在产品领域,加强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制造、节能型承导线、轨道交通产品等核心技术研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中铁建电气化局树立“五个创新思维”,把科技作为强身之本、制胜之道,力争成为行业创新发展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