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中铁十四局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铁建头条 > 文章作者:李美华 2021/10/27-16:16 阅读: loading...

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中铁十四局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李美华


本报记者  李美华


    近5年,中铁十四局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速28.59%,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6.7%,实现净利润年均增速15.56%,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连续为正,且覆盖利润总额,整体资产质量实现质的变化……一串串可喜的递增数字,一项项逆势增长的崭新变化,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该集团将三项制度改革作为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攻坚克难,紧紧牵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 打造创新管理的“加强版”,全面推动企业由“铁建一流”迈向“行业一流”。


    科技创新增实力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不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填补空白,以改革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掌握行业核心技术,才能为企业长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自兰州交大、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7名博士来到中铁十四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攻读博士后,深入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技管理工作中。该集团在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后,随后建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集团成立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举行了坝道工程医院中铁十四局分院揭牌仪式,开展了中铁建水下隧道工程实验室筹建,成立了大盾构与地下空间科技发展研究院。一年一个创新举措,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现已建成了“两院、两站、一会、一室”的科技创新体系架构,搭建了大盾构全产业链持续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


    经过几年技术创新的实力积攒,中铁十四局已具备了“超大直径盾构高效掘进与精准穿越技术”“盾构大数据及智能化建造技术”“超大直径盾构绿色集成建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品牌信誉不断扩大,中标工程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新中标大盾构项目29个,经营承揽总额超过650亿元,带动形成集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装备制造、管养维护于一体的大盾构全产业链条。2020年,他们顺利注册“中铁建大盾构”“中铁十四局大盾构”两个国家注册商标。


    据统计,全球开挖直径前10名的盾构隧道项目,8项在中国,6项由中铁十四局承建。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全国在建直径14米以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占比58%;全国建成和在建铁路盾构隧道占比75%。目前,他们承建了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隧道开挖直径为16.07米;长江上开挖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开挖直径达16.06米。


    中铁十四局汇聚天下英才,打开技术创新“大门”,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不断转换,先后承办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大会,组织召开2020轨道交通高质量创新发展峰会、水下隧道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交流会、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等35场次各类大中型技术交流会议,组织大中型技术培训及政策宣贯会议20余次,举办规模和层次逐年提升,行业影响力不断攀升。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项目上层次上水平,科技产出硕果累累,高端峰会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常态化……突围、转型、占先机,一个个创新举措、一项项科技成果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管理创新强动力


    聚焦主业、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国有企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铁十四局持续深入开展“项目管理年活动”,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


    “管理新思路常有,管理新举措常出”,该集团一名基层管理者由衷地说。在2020年,他们在“项目管理年”的基础上,又创新提出“大成本”管理概念,就是以项目策划为先导,以精准预控和短板补强为重点,依托现代化管理手段,融合各类先进管理方法,对成本实施“全员、全要素、全链条、全覆盖”的管理,与发展战略相匹配,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模式,确保管理无死角、堵住效益流失的口子。


    自2020年推行以来,中铁十四局通过系统性顶层设计,组织优化、模式变革、机制创新,使工程项目创益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工程项目经营利润率由2019年度的4.04%,提高至2020年的5.13%。工程项目综合收益率由2019年的2.2%,提高至2021年上半年的4.5%。


    2021年初,该集团又成立管理研究院,进一步打造企业管理“智库”。运行半年来,他们致力于解读国家、行业政策,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管理方案”,并购了山东省人防院,既是落实山东省国资委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混改的举措,也有利于补齐设计业务能力不足的短板,更好地实现集团产业协同,在EPC项目设计拓展、公司部分零散施工设计和新兴业态发展等相关领域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结合集团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他们对集团公司设计板块发展定位和思路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发展目标,并成功签约中铁建西南绿色智能建筑产业基地EPC总承包项目。(下转第二版)


改革创新激活力


    亮眼成绩的取得,不仅来源于该集团对自主创新使命的坚守,也得益于体制机制变革。“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深化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强化大局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在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该集团主管领导就落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并要求大家对照《方案》逐项分解,拿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方案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


    他们始终居安思危,创新改革,转型发展优势明显:打造“三分格局”战略,实施“海外优先”,推进“7+N”新业态,组建“五大联盟”,大盾构核心优势国内领先、建筑工业化系统最好、检测测绘行业最优,房地产、生态环保、物流园区、机电四电、运营维管等特色板块蓬勃发展。片区开发、产业投资、流域及生态治理、尾矿治理及矿山开发、TOD、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新兴业务迅速崛起。2020年新兴业态新签合同额占全年新签合同额的41.5%,实现了“开门红”和“大丰收”。截至2021年6月底,新兴业态项目新签合同额200多亿元,占合同总额的35.1%;成立孵化器公司3家,改革活力进一步迸发,“两路”营收占比由2015年的71%降为2020年的33%。


    他们创新推进“股改”模式,以2017年焊轨分公司作为模拟股份制改革试点,近3年产值、利润逐年攀升,员工股金实现全部回本,人工成本降低5%,机械成本降低15%,年均管理费成本降低8%。重庆地铁10号线项目模拟股份制试点,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理费降低,人均产值翻了一倍,下一步将从不同专业板块选择两三个扩大试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铁十四局在创新路上,正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沿着国企业改革“线路图”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