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四院不断拓宽总承包发展空间 深耕高铁站城一体化项目
铁四院不断拓宽总承包发展空间
深耕高铁站城一体化项目
张 晶 李亚军
本报武汉9月14日讯(记者 刘新红)近日,铁四院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广深港高铁虎门站站房改扩建及配套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国内首例站城一体化总承包项目,也是铁四院总承包业务首次涉足TOD领域,为该院“高铁站房配套工程总承包”这张亮丽名片注入了新内涵。
2017年通车的佛山西站是铁四院设计施工总承包完成的首座高铁站房配套工程。承揽之初,适逢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作为我国当时最大的“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车站,佛山西站分层设立进站、出站通道,通过强化立体空间使用,不仅节省了旅客进站上车时间,而且成为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典范。
据时任铁四院佛山西站项目经理俞添介绍,面对地铁、国铁、地下空间等工程同步施工而异常棘手的现场协调,铁四院发挥设计龙头作用,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佛山西模式”,实施效果赢得了铁路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信任。
佛山西站建成后,成为路地合作亮点而广受关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和襄阳、十堰、江门等地市纷纷来佛山西站现场考察交流,并直接催生了新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新模式。
全力打造“高铁站房配套工程总承包”的新业态,铁四院不但实现了高铁站房EPC的滚动发展,而且在接下来中标的项目中不断拓宽和突破。
2019年通车的汉十高铁襄阳东站,是我国地级市中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站。高铁站房和城市综合配套两部分,均为铁四院设计。铁四院还是襄阳东站城市综合配套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方。
“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天都排好了工期。”时任铁四院襄阳东站综合配套工程项目副经理熊刚回忆说。面对规模大、工期紧的严峻形势,铁四院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组织管理优势及设计龙头作用,来自5家“中字头”施工单位的4000名工人穿梭在“钢筋水泥”中作业,大家各自分工又紧密配合,确保了工程按期开通。
今年2月,铁四院克服疫情影响,一举中标常德高铁枢纽南北广场项目总承包项目。这是常德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重大工程,总承包合同额约15亿元,是铁四院近年来非投资类总承包项目中体量最大的项目,并实现了既有高铁站配套EPC业绩的突破。
顺势而为,则大有可为。顺应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趋势,刚刚开工的广深港高铁虎门站站房改扩建及配套工程,作为国内首例既有高铁站TOD项目,实现了铁四院高铁配套工程总承包品牌的价值提升。
为确保改造升级后的虎门高铁站成为湾区枢纽、东莞会客厅,助力虎门成为湾区产城一体化开发先驱,铁四院以世界典型TOD项目为蓝本,一方面优化建筑形体、确保平面功能与面积,一方面对地铁、城际站、高铁站以及配套交通设施的换乘进行深化研究。
铁四院虎门高铁站EPC项目部经理曹龙表示:“我们将联合各方,高标准兑现投标承诺,争取将虎门站打造成我国站城一体化示范工程。”对干好在手工程,实现站城一体化EPC模式的“复制”“粘贴”,他显得很有信心。